2月13日,《中国环境报》用整幅版面对国家水专项“嘉兴市水污染协调控制与水源地质量改善”项目进行了题为《为守护嘉兴碧水提供科技支撑》的特别报道。
报道指出,国家水专项“嘉兴市水污染协调控制与水源地质量改善”项目组通过科技手段,在治理嘉兴区域水环境污染、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提升生态功能、实现区域水环境质量根本性改善上成效初显,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水专项“嘉兴市水污染协调控制与水源地质量改善”项目由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总负责,分为四个课题,课题负责单位分别为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和研究院。其中,我院负责承担课题四“分散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智慧监测控制系统设备与平台”。
我院生态环境所自2017年承担该课题以来,投入大量人力和物力,刻苦钻研,与地方密切合作,从硬件、软件和管理机制三方面着手开展技术研发,旨在形成农村分散污水处理设施智慧运维监管成套技术,推进设施的长效运维监管。部分内容摘录如下:
“三山云海几千里,十幅蒲帆挂烟水。吴中过客莫思家,江南画船如屋里。”元代诗人萨都刺将浙江省嘉兴市这个江南水乡的美景描写的淋漓尽致。
在古代,水赋予了嘉兴财富,现如今,水成为了嘉兴保护的资源。资料显示,嘉兴市是太湖流域受水区水环境问题最为严重、复杂,治理任务最为紧迫、艰巨的典型城市,其辖区内河网水系密布发达,每平方公里的河道长度达 3.5 公里,在立项之前的2015年,以“水十条”2020年目标为标准,嘉兴市水质考核中不达标断面达 85%。
针对平原河网区地势平坦,水体流动性差、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难以满足发展需求、农村生活污染负荷高但去除成效不佳和河网—湖荡湿地生态功能退化,导致区域内清水产流少,城市面源污染拦截与净化效果不稳定等问题,国家水专项“嘉兴市水污染协调控制与水源地质量改善”项目组就如何治理该区域水环境污染、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提升生态功能、实现区域水环境质量根本性改善,科学谋划、系统治理、分期实施,成果将为太湖流域受水区的典型河网型城市水质提升提供借鉴。
软件、硬件、管理机制三管齐下,实现农村污水处理设施智慧运维
嘉兴市高度重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十二五”期间建设了数千座联户 式 农 村 分 散 式 生 活 污 水 处理 设施。这些设施装置数量庞大,分布分散,规模小,技术处理模式多样,工艺技术和运管模式各异,其运维和与监管费人费力,存在很大难度。要想对量大分散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实施高效监管,亟待从设施监管的硬件、软件和管理机制方面取得创新性突破。
针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数量庞大且分布分散、缺少高效的运维监管手段、运维体制政策和标准不完善等问题,课题从硬件、软件和管理机制三方面着手开展技术研发,通过处理设施信息化、设备运行智能化、维护管理互联网+专业化,推进设施的长效运维监管。研发了适合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低价耐用水量在线监测设备、多参数水质在线监测设备以及小型移动式巡视监测设备等关键设备;将物联网与大数据分析技术紧密结合,深度挖掘设施各监测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开发建立了设施运行状态分析判别和智慧控制的逻辑算法。特别是创新性开发出用低价耐用的电导率仪和 SVM 模型实时预测进水负荷、设施运行和出水超标的模型算法,提高了设施故障判断、运行参数调整、远程报警等自主控制的智慧化程度,大幅度降低了运维监管成本。上述技术被应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智慧监控运行管理平台,同时制定了《嘉兴市农村分散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技术指南》,从硬件、软件及管理机制全方位支撑农村分案污水处理设施的智慧运维监管。
其中,研制的多参数水质在线监测设备已经投入量产,除应用于本项目的工程示范外,还用于雄安、常州等地地表水及污染河道的水质监测中。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智慧控制技术研发了基于进水电导率的设施运行负荷的预警及调节方法,运用“二八”原则,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分级监管,建立了具有基础信息、智慧监控、标准化运维、运维监督、资料库、专题分析、公众参与、系统管理八大功能模块的农村生活污水处 理 设 施 智 慧 监 控 运 行 管 理 平台。目前,平台的静态、动态数据包括 2656 座站点基本信息,覆盖市域范围内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海宁市、秀洲区 1000 多座站点的实时数据,运维公司水质自检数据每月自动上传,移动巡检数据 3 个批次 486条数据;第三方抽检水质 9207 条数据。监管平台目前已经进入业务化运行阶段。
《中国环境报》对国家水专项“嘉兴市水污染协调控制与水源地质量改善”项目的特别报道,既是对当前项目成效的肯定和认可,也是寄予厚望、充满期待。研究院相关团队将充分继续平台和科研优势,服务嘉兴生态环境建设,为长三角生态治理一体化提供更多“嘉兴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