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闻资讯
  2. 综合资讯
  3. 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浙江)首个专业研究所成立!助力...
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浙江)首个专业研究所成立!助力长三角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图片15.png

12月12日下午,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浙江)药物安全性评价体系建设研讨会暨药物安全性评价研究所揭牌仪式在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总部院区清华讲堂举行。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黄开胜,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冯叶成,军事医学科学院药物毒物研究所研究员廖明阳教授,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药理毒理所所长匡荣,杭州医学院安全性评价中心毒理部部长徐潘生,副部长宋翼升,嘉兴市科技局副局长沈旭东,嘉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与产品质量检验检测院院长薛磊冰,嘉兴市科技局资源协调和监督评估处副处长韩斌,嘉兴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发展处梅俊忠等领导与专家,嘉兴行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嘉兴泰格数据管理有限公司、嘉兴允英医学检验有限公司、易迪希医药科技(嘉兴)有限公司、微创优通医疗科技(嘉兴)有限公司等嘉兴市生物医药相关企业负责人,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科研部门代表80余人参加活动。

图片7.png

专家聘任仪式

图片6.png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展厅参观

微信图片_20241218200555.jpg

黄开胜致辞

黄开胜在致辞中指出,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浙江)致力于发挥技术到产业、汇聚全球创新资源的平台作用,持续为长三角产业转型升级和未来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建设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浙江)药物安全性评价研究所将有效提升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的协同效应,促进浙江省乃至长三角的创新药物研发与产业发展,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国创浙江中心将全力支撑药物安全性评价研究所构建从药物研发、安全性评价、临床研究到成果转化的全链条服务能力和优势。推动与省内已有GLP机构及省内生物医药企业的生态合作,整合省内药物安全性评价能力和资源,提升行业自身的质量管理水平和技术标准,加速国家生物安全及用药安全政策与国际接轨,服务“药企出海”,并加快吸引国内外优质项目、人才、团队落地长三角。

药物安全性评价研究所是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浙江)成立的首个专业研究所,是高水平推动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药物安全性评价研究所将聚焦构建药物安全性评价认证服务体系,缩短省内及长三角地区企业创新技术与产品进入市场的周期,提升浙江省乃至长三角地区生物医药产业的安全性评价能力和协同创新能力,为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筑牢坚实基础。

图片12.png

廖明阳作报告

军事医学科学院研究员廖明阳对我国GLP发展历程与未来展望做了详细报告,从我国GLP的引入、法规的制定与实施历程、GLP机构建设中的重大事件、GLP规范体系建立的领域以及GLP机构如何运行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最后指出,生物药是未来发展的重要研究领域,GLP是从源头上提高新药研究质量、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的根本性措施。

图片11.png

匡荣作报告

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药理毒理所所长匡荣就GLP认证的流程和准备事项进行讲解,并对《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和《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管理办法》进行了深入解读,指出药品GLP是所有GLP认证中要求最严苛、最难申请的一项资质。最后对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药理毒理所的基本情况进行全面介绍。

图片10.png

周宇浩作报告

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浙江)药物安全评价所执行所长周宇浩介绍了药物安全评价所建立的背景,分析了浙江及长三角地区的生物医药产业情况,提出立足浙江所需,服务长三角,将药物安全性评价研究所建成领先的药物安全性评价和医药研发服务平台。

图片9.png

张强强作报告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高等模式动物研究中心PI张强强研究员受邀作了题为“模式动物雪貂在生命科学中的创新研究与应用”的报告,分享了新型高等模式动物雪貂在高等动物大脑发育与功能、重大脑疾病以及呼吸系统疾病研究中的应用,进一步展望和讨论了雪貂在药物安全性评价中的应用前景。

图片8.png

团队合影

微信图片_20241218201929.jpg

院领导及与会专家合影

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浙江)

建设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浙江)是浙江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三角区域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重要指示精神的举措。国创浙江中心定位于构建具有技术研发优势、人才引领优势、资源集聚优势和创新生态优势的强核心协同创新联合体,聚焦于提供源头技术供给和创新服务,充分发挥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作为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的科研攻关和成果转化优势,支撑长三角区域内的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及龙头企业的创新力量提能升级,推动区域创新体系的发展。

自运行以来,国创浙江中心在央地协同、长三角协同、省地协同和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通过创新联合体合作机制,充分发挥“高校+平台+企业+产业链”的“军团化作战”效能,紧贴产业实际需求,在统筹资源推进重点领域提升发展中发挥作用,已推动六家清华大学在长三角科创机构共同成立“清华长三角科创机构共同体”,并在共同体内成立集成电路、水环境、智能网联汽车及零部件等领域组建5个创新联合体。联合清华电机系、苏州国网、正泰电力等,成立智慧能源方向创新联合体。此外,国创浙江中心还致力于构建应用技术研发体系,专注于解决长三角区域内产业共性问题和企业关键技术难题,多个项目纳入长三角科创共同体联合攻关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