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到2003年中国人首进太空、2007年“嫦娥”探月,中国航天事业三大里程碑的建设始终与国家命运、民族复兴紧密相连。在这一奋斗历程中,“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也随之诞生,成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以贯之地展现了中国人的自强不息和家国情怀。
为弘扬中国科学家精神,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党员职工志存高远、爱国奉献、矢志创新,9月24日上午,由中国科协联合科技部、国防科工局等部委组建的中国科学家精神宣讲团走进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研究员耿言、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研究员于丹作主题宣讲。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媒体部副处长王学健、干部昝超,省科学传播中心主任石强、副研究员季良纲出席活动。活动由党委副书记汪光年主持,全院科研人员、全体党员、干部职工等120余人参加。
“科学家只有随时心系国家,才能干出惊天动地的事业”
2020年7月23日,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升空。作为天问二号任务工程副总设计师耿言,从什么是深空探测、深空探测去干什么、采取什么形式、国内外深空探测发展现状等问题出发,详解“天问”历程,包括“祝融号”火星车的设计巧思、深空测控网技术、天文测量系统、地面应用系统、模拟验证、发射窗口、制动控制、火星着陆等专业技术知识以及发射电钮背后上万人的保障。他表示,任务能够取得成功,在于型举国体制大协作的优势,在于老一辈战略科学家的前瞻意识和超前谋划,在于工程领导团队的历史担当与创新勇气,在于研制队伍的攻坚魄力和不懈奋斗。
“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
“嫦娥五号任务突出贡献个人”于丹,从“回国不需要理由,不回国才需要理由”的两弹一星元勋、“国为重,价位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的钱学森先生、立志于“我们中国未来要搞飞船,要留下来为国家做点事”的杨红院士、“一直在延聘,做了近20年总设计师,是保障航天员生命的安全线”的胡军、突破原子钟难题“让我们自己变成巨人”的谢军、“非典时期自我隔离7个月,舍小家、为任务”的青年科研人员等热血故事讲起,具象鲜活地阐释了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探月精神等航天精神谱系,如何为中国航天事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动力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