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闻资讯
  2. 综合资讯
  3. 海外孵化+带土移植,为全球引才汇聚“嘉”力量
海外孵化+带土移植,为全球引才汇聚“嘉”力量

1月1日,《嘉兴日报》要闻刊发长篇报道《海外孵化+带土移植,为全球引才汇聚“嘉”力量》,介绍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经过十余年不懈探索打造的融通全球创新资源的“海纳生态体系”实现高速发展,全文如下:

城市与人才的理想关系,是共同成长与相互成就。

2010年3月,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以下简称“长三院”)在海外建立了创新创业基地,成为浙江省最早“走出去”的国际技术转移基地。自此,嘉兴迈开了向全球引才的步伐。从加速布局建成离岸孵化器、技术中心,到打造产业创新综合服务体,经过十余年的不懈探索与进取,长三院打造的融通全球创新资源的“海纳生态体系”实现高速发展,为嘉兴这片科创沃土注入了勃勃生机与活力。

数据是最好的证明。截至目前,长三院累计吸引2000多名海外精英对接交流,900余名高层次人才落户浙江,其中国家级、省级高层次人才近200名。

全球布局建设离岸孵化器

长期在美国从事生命医学研究的赵中博士怎么也不会想到,有一天自己会扎根浙江。

2011年底,赵中博士参加了第三届海外学子浙江行活动。“正是那次考察活动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浙江这块创业热土的发展潜力,也坚定了我回国创业的决心。”回忆起当时做出的决定,赵中感慨万千。

海外创新创业基地成立之初,作为长三院的海外联络点与项目离岸孵化器,被看作长三院“海纳生态体系”最早的雏形。经过一年多的孵化,赵中于2012年回国创业,公司短短几年间飞速发展,目前已成为中国神经和外周血管介入医疗器械市场的领导者。

这是长三院离岸孵化器“带土移植”引智模式的一次“试水”。随着海归优秀人才的不断加入,基地在省校区域合作共建坚实的基础上,于2014年6月升级至国际合作部。为了实现更高层次的招才引智,2016年12月,长三院与嘉兴市各县(市、区)分别签署合作协议,相继在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设立7个离岸孵化器,进一步构建全球创新网络、升级“海纳生态体系”。

吸引人才“归巢”,精准对接是关键。“我们通过设立和运营多个离岸孵化器,向全球发布需求,对接海外不同区域的资源,遴选和吸引海外项目团队入驻孵化器,并为项目孵化提供天使投资等支持。”长三院国际合作部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

同时,在长三院建设海纳创新中心,为落实“海纳计划”绿色落户通道和通过离岸孵化器遴选回国的常规落户通道提供政策支持、人才服务和市场对接,推动科技成果的“带土移植”及产业化发展。

如今,长三院已在世界范围内设有9个离岸孵化器、1个技术中心以及12个海外联络点,辐射覆盖30万海外学子。

640.jpg

“带土移植”赋予项目新动力

“能这么顺利将项目带回国,要感谢长三院离岸孵化器为我们提供的技术对接、场地、市场等一系列长期性、全面性的孵化支持……”2020年5月,由美国南加州大学博士张靖和哈佛大学博士孙陆夫妇创立的智塑健康科技(嘉兴)有限公司正式落户桐乡经济开发区。

他们的项目以3D打印骨骼为主,同时研发出了3D打印医疗植入物相关的算法软件。这是一个具有独特创新切入点的高科技项目,也是长三院根据重点领域精准锚定的最早入驻波士顿·海纳孵化器的项目之一。

为赋予这个“带土移植”项目更强的生命力,长三院不断为其争取各项政策支持,并在长三院总部园区建立了海纳—数字材料与医工结合中心,由孙陆博士担任中心主任。此外,在启动资金、科研、融资、人才等方面为团队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持。

经过两年的努力,项目产业化公司建成了中国首个覆盖设计、制造、后处理全流程的3D打印医疗器械GMP生产车间并投入使用。

这样的动人场景在长三院不是个例。近年来,结合浙江省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需求,长三院在德国升级打造海外创新综合体——柏林技术中心,进一步建设海外人才“飞地”,建立起涵盖科研合作、人才引进、技术培训、招商引资、企业出海、采购服务等六大核心业务模块的赋能网络,并于2021年10月在柏林技术中心建成首个中德工业4.0学习平台。

欧洲科学院(Academia Europaea)院士姜开春教授是微型发动机领域的专家,落户浙江后他激动地说:“长三院能提供的不仅是物理空间、配套设施,更多的是从技术研发到投资创业再到商业发展全流程的孵化支持。院里各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协助,让项目顺利落地,一切都安排得很妥当,就像回家一样!”

引才入驻,描绘新蓝图;“带土移植”,闯出新路径。长三院国际合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长三院将不断调整升级,时刻紧跟国家重点科技方向,关注国内重点发展领域,根据高校、企业的实际需求,精准对接海外资源,实现高质量的实效引智,助力更多科创成果在嘉兴“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