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裴颢,清华大学学士,美国哈佛大学博士,2019年项目入选我院孵化移植评审B类,落地桐乡成立墨卓生物科技(浙江)有限公司。天目新闻近期推出特别策划《@追梦人》报道其创业故事,原文转载如下:
清华毕业、海外顶尖学府深造、师从院士、在顶级期刊发表论文……乍看裴颢的履历,很难联想到他是一位扎根在浙江乌镇的85后创业者。而在追梦路上,他每一个坚实的步伐,都奠定了他将在这片创业热土上大展宏图。
墨卓生物科技创始人兼CEO裴颢
心怀报国理想 埋下创业种子
2010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裴颢赴美深造,在哈佛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他曾在投行工作过一段时间,但心系科研的他,不久就离开金融行业,入职哈佛产业转化研究院,从事医疗器械的设计与研究,再次做起了老本行。
在研究院工作一年后,他重返校园攻读博士。博士期间,裴颢从机械和材料科学转到了应用物理,研究微流控的技术——应用在生物医药领域的交叉学科。这些实验室的早期研究,与他现在做的墨卓生物有分不开的关系。
求学期间,裴颢的导师是哈佛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教授大卫·韦茨(David Weitz),单细胞测序的创始人。他是美国的三院院士,也是中国工程院的外籍院士。在裴颢眼中,韦茨教授既是一名出色的教育家,也是身经百战的创业者,给了自己很多鼓励和引导。
大卫·韦茨(左)和裴颢在乌镇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临近毕业时,国内创新创业的环境已吸引了裴颢的不少同学回国,进行技术成果转化,他也在密切关注着国内相关领域的行业发展。“国内是一片热土,所有东西都在发展,只要有能力,你就可以去进行尽情地施展。和在美国的大公司待着相比,回国有更广阔的空间,也更有挑战性。”
裴颢曾在哈佛创办了风险投资俱乐部,邀请创业者、投资人和学生分享经验心得,还获得了融资。尽管有挑战有困难,有一点他十分确信,这些领先的技术能加速中国的发展,中国又减少一项“卡脖子”技术。
“这种成就感是在国外获得不了的。在中国做科研,对个人来说是成就感,对一座城市、对一个国家来说也是一种成长。”裴颢告诉天目新闻记者。
其实,最早的创业种子,早在清华园就埋下了。裴颢坦言,自己在本科时期就有一个创业梦,买了好多创业的书,认真地做了笔记。到了哈佛以后,他学到了用来创业的技术,比如微流控技术,又在学校认识了一帮创业伙伴。
至此,在历经种种铺垫和伏笔之后,追梦之路正式开始。
裴颢在实验室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结缘世界互联网大会 在乌镇重新出发
2020年5月17日,浙江省首批、嘉兴市唯一“浙江院士之家”——“乌镇院士之家”正式揭牌亮相,大卫·韦茨成为了首批“进家”院士,与裴颢一起将墨卓生物项目从波士顿带到了乌镇。
“2019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韦茨教授就和我一起来过乌镇,他觉得这里很像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剑桥市——美丽、静谧,适合潜心做科研。同时,我们这样一家技术型的初创公司也有着业务交流的需求,恰巧乌镇的对外交通很方便,离上海和杭州这些大城市很近。我们觉得把乌镇作为墨卓生物的全球总部是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
裴颢特别提到,在2021年5月公司的生产基地正式启用之前,他们有近十个月时间都在“乌镇院士之家”办公、做科研,就这样完成了初期二十多人团队的组建。
乌镇院士之家 图据桐乡市委宣传部
对墨卓生物来说,在乌镇不仅完成了创业的起步准备,更打开了技术传播的市场。
“世界互联网大会发展了这么多年,涉及的话题早已不仅仅是互联网本身,与数字经济相关的所有产业基本都会出现在大会上,比如工业自动化、生物科技等,那么和我们关系最密切的就是生物信息技术。”裴颢说,生物信息技术其实就是对大量的生物信息进行海量运算,提取与生命科学、精准医疗有相关的信息,这些数据都离不开互联网和大数据。墨卓生物的单细胞测序技术,就是将细胞基因中的DNA、RNA、蛋白质、微生物信息都转化成便于流转的数据。
“世界互联网大会对我们来说就像一个长期的窗口,让更多的人知道原来在乌镇有这样一家做单细胞测序、做微流控的企业,他们的技术在数字经济中能发挥不小的作用。我也在近三年的大会上遇见了很多行业专家和合作伙伴。”
如今,墨卓生物已在乌镇总部建成并启用了4000平方米厂房,包括800平方米十万级净化车间,以及P2细胞实验室、PCR实验室、光学实验室、机电实验室、光刻间等各类先进实验室,拥有国际标准的芯片、试剂、机器全产品线制造能力,并累计完成融资超2亿元人民币。
墨卓生物乌镇总部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深耕单细胞测序技术 用生命科学服务人类健康
2022年4月15日,墨卓生物推出了其自研自产的高通量单细胞测序建库系统MobiNova-100。该产品单次运行仅10分钟,可捕获约十万细胞,细胞捕获率可达70%。2022年6月,墨卓生物首席技术官郑文山作为并列第一作者,将微生物高通量单细胞基因组学技术“Microbe-seq”相关成果以研究长文的形式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Science》。
据了解,该技术集成了多种液滴微流控技术和定制开发的生信分析手段,可在单个微生物的水平研究复杂微生物群落样本,如粪便、土壤和海洋等,无需培养即可获取成千上万个单细胞微生物的菌株水平基因组信息。
“用传统培养菌株的方式不仅耗时长,培养基的选择性也有一定可能会导致目标菌株培养失败。而我们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创性地做到了无需培养微生物,就可以直接使微生物鉴定达到菌株水平,用几个星期的时间就能完成对人体肠道微生物图谱的研究。”
单细胞测序工作流程 图据墨卓生物官网
裴颢告诉记者,当前单细胞测序行业仍处于上升阶段,微生态研究、人体肠道微生物、肿瘤微生物等领域有广泛的市场需求。这项技术就像“生物产业的机床”,为生命科学相关的许多领域提供帮助。目前,墨卓生物正致力于将该技术仪器化,以便更好地应用推广。
谈及未来,34岁的裴颢充满期待。“做生命科学研究,我没有把它当成是一件生意、一项业务,而是当成一份崇高的事业去奋斗。我们希望把中国的精准医疗提高更高的台阶,用生命科学更好地服务人类健康。”
裴颢在实验室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本文转载自天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