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闻资讯
  2. 媒体报道
  3. 七星璀璨耀吴越——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创先争优科学发展纪事
七星璀璨耀吴越——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创先争优科学发展纪事

浩瀚夜空,7颗闪烁的星星格外醒目,每一颗闪亮的星都被赋予新的含义——政、产、学、研、金、介、用……记者在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下属的各研究所采访时,总能看到这样独特的“北斗七星”图。

这张“北斗七星”图寓意着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领导班子提出的“七位一体”开放性创新体系:以政府为支撑、以大学为依托,注重开展应用性技术研究,以满足市场服务用户为落脚点,实行企业化管理的运行方式,金融机构与中介机构充分参与和密切配合。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在实践“七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和理念中,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进科技创新、技术服务、人才培养和高新技术产业化,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广募英才为我所用

科技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

“凭吴越地利,集八方英才,扬清华精神,创一流业绩。”这是清华大学几位老教授在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调研后,泼墨留下的题词,也是该院的真实写照。正是始终坚持“人才为本”的理念,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就像一块磁石一样,深深吸引着一大批海内外优秀人才相聚于此。

他们中,有的人之前从未来过嘉兴,却在家人的反对声中选择到研究院工作;有的人原本一家团聚、有一份待遇不错的工作,却远离家人、朋友,到研究院从头开始;有的人放弃国外优越的科研条件,在研究院为新的理想奋斗……

谁能想到,记者面前这位身材娇小、一脸秀气的女博士刘锐,当年面对研究院的盛情邀请,毅然放弃在日本的优厚待遇、良好的科研环境和稳定的工作,暂别同在日本的丈夫,只身来到嘉兴,加入初创的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所。

刘锐告诉记者,她1993年就已经入党,回国后,最挂心的是自己的党组织关系,“这对于我来说,就像户口一样重要。”为了消除她的顾虑,当时的研究院党支部多次到刘锐的母校——清华大学对接,很快帮她恢复了组织关系。这让刘锐十分感动。

没多久,她就说服已在日本大企业取得终身制高层职位的丈夫也来嘉兴,一同在浙江安家创业。她说,“虽然比起在日本,我们一家的收入少了很多;虽然我老家在吉林,但在研究院我找到了家的感觉,找到了自己作为党员的价值,我能用自己的专长和研究成果回报祖国,这是物质无法衡量的。如果没有党组织和研究院的培养,就算我有三头六臂也干不成什么事情。”

如今,38岁的刘锐已担任生态环境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她带领的团队承担了近20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完成了30余项技术咨询服务和20多项工程设计,已获发明专利4项,完成成果登记4项、实现成果转化两项。她本人今年也获得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和第十一届浙江省青年科技奖。

用事业发展引导人,用情感感染人、激励人,正是研究院党委在创先争优活动中给予人才的温暖,激励着越来越多像刘锐这样的高层次优秀人才来到研究院,安家在浙江。目前,该研究院共有员工200余人,其中博士49人,硕士39人,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拥有者39人,海外回国科研人员20人,还有一批外籍人员加盟。

为了让这些身在异乡的科研人员感受到党组织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家的温暖,研究院党委还研究完善了《关于对引进人才实行购房补助的实施办法》,并在子女入学、配偶就业、就医等方面提供帮助,解决科研人才在生活上的后顾之忧。

激发科研创新热情

科研成果如果只能锁在实验室、藏在论文里,不能转化和推广,恐怕是科研人员最痛心的事,而在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里,科研人员却不必有这样的担忧。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党委建立党委委员和支部委员联系科技研发领军人才制度,定期与科研骨干谈话谈心,及时了解掌握科研人才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和他们的想法、需求,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便携式的环保检测仪、抗癌药物筛选技术、面向家长的中小学信息发布系统……穿行在研究院硅谷创新创业基地的展示室,一件件正在孵化的科研成果展现在眼前,这里也被高层次人才比喻为“梦工厂”。

“我们就是要当好红娘,引进更多海内外人才来浙江,促成更多技术、资本的‘联姻’。”硅谷创新创业基地主任于江涛博士告诉记者,基地已建立了1000多人的海外人才信息库和包括500多个高科技项目的信息库,创造性地以海归引海归的方式,发挥“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双向功能。只见于江涛输入科研领域关键词,有关的高层次人才信息立即出现在屏幕上,还清楚地列出其研究成果。通过这个信息库,投资者可以便捷地搜索到心仪的项目,而科研人才可以随时在这里发布自己的信息和成果。

目前,硅谷基地已有3个高科技项目完成孵化并落户我省,其中一项已实现2000万元的融资。还有7个项目正在孵化。今年,基地又成立了“种子基金”,主要投向基地孵化和引进的项目。基地还参与组织“海外清华学子浙江行”、“硅谷清华学子杭州行”等活动,已促成30多位海外高层次人才和20多个项目落户浙江。

在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更多的科研人员找到了自己圆梦的平台。

生物技术与医药研究所副所长胡卫江博士来自第二军医大学,是标准化物质研究专家。“如果不同医疗机构对同一位病人临床检验结果的参考指数不一致,那么病人每到一家医院就诊,就要检查一次,不仅造成患者重复检查的痛苦,也大大浪费了医疗资源。现在通过我们的酶学标准物质研究,可以促进临床检验结果的标准化、一致化,在全国推广后,可以大大降低百姓医疗负担,节约国家医疗资源。”说起在这里的研究成果,胡卫江博士侃侃而谈。

目前,研究院生物所应用酶学团队自主研制的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标准物质获得国家标准物质定级证书,填补了国内空白。为了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研究院还组建成立嘉兴博泰生物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获得我国首批酶学类国家一级标准物质证书和计量器具生产许可及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资质,并引入风险投资。今年,生物所又有5项临床化学标准物质送审。

“我们现在实现了‘楼下搞科研、楼上当老板’的产研一体。在这里从事科研很安心,能看着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造福人类,是科研人员最大的心愿。”胡卫江边说边带着记者参观他们的博泰生物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别小看这里,虽然不像外面的企业规模那么大,但‘袖珍车间’里的产品含金量可不低,都是国际领先水平。”说起这些,她满脸自豪。

发挥专长服务地方

最近,生物技术与医药研究所副所长、党员吕志荣和他的团队正在杭州忙着筹建萧山生物工程中心。这支以党员为主的先遣队平均年龄30多岁,被同事们称为“党员先锋队”。

“中心预计每年可以转化3个至5个科研项目,成为公共科研服务平台、孵化平台和人才平台,促进科技转化,服务地方发展。”吕志荣欣喜地告诉记者,虽然中心还没有正式运行,但已经有美国、挪威等国和北京、广东及浙江等地的企业前来洽谈对接,已初步达成生物医药、仪器等方面9个项目的合作意向。

聊到为何研究院的党员们有这么高的工作热情,这位来自广东的博士感慨,“人人都应该有梦想,人人都应该讲奉献,”这已成为院里很多科研人员的共同追求。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党委负责人告诉记者,正是一名名党员的引领,科研人员如同一匹匹驰骋的“千里马”,安心、专心技术工作,形成了一个个创先争优、钻研业务的创新团队。

在研究院,从院长到各研究所负责人,从科研人才到工作人员, “没有节假日,没有日夜之分,没有8小时内外之分……”这是他们的工作常态。

人才培训部的“80后”党员吴勇,在妻子住院临产的前一天,还在为宁夏国有企业党委书记和高级管理人员培训班的组织工作奔波。最后还是在同事们的再三催促下,赶到医院陪妻子进产房。

第二党支部书记汪春霞告诉记者,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他们的言行感动着、影响着身边的人。

入党积极分子郜婷婷的孩子才两岁多。记者采访这天,刚好她的孩子生病在医院挂吊针,但她上午匆匆安顿好孩子,下午就赶到单位工作,晚上还主动留在办公室加班。“身边的同事都这么辛苦,如果我松懈就会过意不去。”郜婷婷直言到研究院工作后,发现身边工作着这么一群优秀党员,所以,她也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希望能加入党员队伍。

“我们研究院的中国共产党党员都很不错,工作很努力、有激情,都是我的榜样。”2006年就在生物所工作的韩国专家朴龙斗是“西湖友谊奖”获得者,他如数家珍地向记者介绍起与他一起工作的党员们的感人事迹,禁不住竖起大拇指。

研究院的党员至今对今年“七一”南湖上的红船党课记忆犹新,研究院党委书记与全院50多名党员共同分享默默奉献在基层一线的全国优秀党员的感人故事,还在船上表彰了研究院的优秀党员。这堂党课对党员们触动很大:搞科研并不是封闭在真空地带,而是要带着自己的研究成果走进群众,服务百姓、服务地方,实现科研的真正价值。

近年来,研究院一个个团队,在做好科研工作的同时,不忘发挥各自专长,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两个党支部分别与浙江晨光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平湖美嘉保温容器有限公司党支部结对,助推产学研合作;针对嘉兴南湖区养殖业密集,存在畜禽排泄物处理难等问题,研究院与当地政府联合建立绿色畜禽研发中心,研发了“生态养殖模式”;与嘉兴市环保局合作,在国内首次开展主要污染物排污权交易全国试点,并设计建立国内首家排污权储备交易中心;人才培训部今年以来就帮助我省各地各类群体开办21个研修班,培训1280多人次……

为帮助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研究院还发起成立浙江红土创业投资基金,由省、市政府引导资金和民间资本构成,并承诺投资浙江省内企业的资金在80%以上,投资初创期企业资金在30%以上。至今,该基金已完成对11家企业共约1.2亿元的投资。

省校合作的桥梁、科技创新的平台、人才培养的摇篮、成果转化的基地……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犹如北斗七星般闪耀在吴越大地。

浙江日报 2011年1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