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有这么一家不同寻常的研究院,从合作意向洽谈,到正式签约,乃至奠基仪式,都是习近平全程亲自谋划决策,它见证了习近平对科技创新和人才强省战略之重视,更体现了这位高瞻远瞩的领袖矢志不渝推进创新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浙江曾是一个科技资源小省,尤其是高校资源贫乏,缺少大院名校,而企业又对大院名校科研成果有迫切需求,这是长期制约浙江科技创新发展的短板。到浙江工作后,习近平看在眼里,想在心里,一直琢磨着,如何将这看似有限的资源无限拓展。与省外大院名校合作,便成为习近平的首选。
2003年3月17日,习近平率浙江省党政代表团赴清华大学,商讨合作事宜。初步成果很快显现,就在这一年的12月31日,浙江省政府与清华大学签约共建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
在签约仪式上,当时还是清华大学理学院常务副院长的周海梦“火线履新”,被任命为研究院首任院长。2004年春节刚过,周海梦等7人来到嘉兴安营扎寨,搬进了临时办公场所。
“习书记对研究院的发展极其关心,亲自过问,随时听取研究院的发展进程情况,还多次来实地调研。从谈合作到签约,再到审批手续,这么大的项目,进展速度非常快。”周海梦说。
2004年3月23日,这个日子周海梦至今印象很深。那天,习近平来到嘉兴,特地去看了研究院选址的地方。
虽然还只是一片空地,但习近平驻足良久,仔细地看了又看,并和科研人员交谈了许久。他说,知道大家现在条件很艰苦,但是希望大家暂时克服一下,加快工作进度。
2004年上半年,国家实施宏观调控,土地冻结半年。研究院总部创新大厦的建设规划工作也没有停止过。年底“解冻”后,项目立即进行审批,很快就获得通过。2005年4月10日,研究院总部大楼——创新大厦举行奠基仪式,习近平亲自赶到嘉兴参加奠基仪式,并与清华大学校长一起为大楼揭牌。
从初建院时的7个人,到2008年新大楼落成时的近百人规模、体系完整的科研管理团队,这其中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习近平的大力支持和殷切关心。周海梦说,即便到中央工作后,习近平依然心系研究院的发展。2008年10月,习近平到嘉善考察调研,专门去当时清华长三角研究院设在嘉善的生物技术医药研究所调研。
那天,调研结束下楼后,习近平颇有感触地对大家说:“当年研究院创建时和总部大楼奠基时我都来过,这次看到研究院发展很快,成果已经显现,做出了很好的成绩,感到很高兴。现在看来,我们引进清华研究院是正确的,选择落户在嘉兴也是正确的。”
“这个选择太正确了!”回想当年的场景,周海梦心情依然激动。
此言不虚。以研究院为依托,嘉兴还专门规划建设了嘉兴科技城。截至去年底,该科技城累计建成研发、孵化基地超40万平方米,入驻企业560多家,拥有国家级孵化器1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个。今年6月,嘉兴科技城被评为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
2014年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成立10周年之际,人们没有想到的是,日理万机的习总书记仍然惦记着研究院,他作出重要批示指出,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10年来的探索实践证明,省校合作是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科技与经济融合的有效模式,希望总结经验,再接再厉,不断巩固省校合作成果,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努力把长三角研究院建设成为具有先进水平的新型创新载体,为推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推动与清华大学共建长三角研究院,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开展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等工作,推动了浙江科技进步与创新呈现突破式发展态势。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期间,带领省有关部门负责人遍访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科院等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在习近平的引领下,浙江各地也以引进团队式、高层次人才和核心技术为重点,与国内外大院名校共建各种形式的创新载体。在宁波,当地已累计引进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和西电宁波信息技术研究院、中电科宁波海洋电子研究院等产业技术研究院65家,预孵化科技成果转化项目500余个。
来源: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