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土壤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离开了土壤,农产品还能正常生产吗?南湖区的数家农业企业,用生产实践回答了这一命题:不仅能生产,而且能使农产品更高效。
昨天,在位于大桥镇泥家浜村的浙华生态农业园,记者看到了正值采摘旺季的无土栽培草莓。掀开大棚薄膜,一股浓郁草莓香迎面扑来。一排排离地1米多高、长条形的铁架子内绿叶繁茂,一颗颗红艳艳的草莓悬挂着,每行铁架上均有一根黑色管子专门为草莓输送“营养”。区别于传统种植模式,这里的草莓为了远离土壤而架高,杜绝来自土壤的污染,保持洁净。
“这些无土栽培的作物生长在由草碳、珍珠岩等物质混合而成的基质内,黑色管子输送的是雨水沉淀过滤处理的水以及稀释成液体的配方肥,滴灌施用,高效节能。”浙华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永江介绍,这些基质、营养液是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根据草莓生长特性研制的,就像配方奶粉一样,每种作物有不同的基质、营养液配方,目前他们已无土栽培种植草莓、蔬菜30多亩。
无土栽培有效控制了水、土壤、肥料三大生产要素,大幅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使生产过程实现无害化,作物生长更健康、品质更高。基地生产的草莓色泽鲜艳,味道更纯正,糖度比普通草莓更高。去年底,这种无土栽培的草莓一经上市,就以其高品质获得市场认可,价格比普通草莓高出许多,但仍在本地以及周边市场热销。
“无土栽培模式虽然前期成本投入相比普通模式要高出70%左右,但产品产量高、后期成本低。”张永江说,不管是黄瓜、西红柿还是草莓,亩产量都要高出许多,草莓一般亩产是1000公斤左右,“浙华”的亩产有1500公斤,西红柿亩产则比一般要高出一倍,由于无土栽培不用施肥、除草,人工成本至少减少一半,“这一进一出,田地的亩产出也就增加了。”
无独有偶,这两天位于凤桥镇栖柽村的嘉禾草坪工程有限公司内,工作人员正忙碌着用无土栽培技术种植草坪,这些无土栽培的草坪长成后,连草带根割起,犹如一块块巨型绿色地毯,销往上海、湖南等地。“因为是无土栽培,长出来的草坪既不破坏土地耕作层,品质也更高。”企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09年公司成立至今,供销两旺,基地生产的无土栽培草坪用于上海华新足球训练基地、安徽口子窖酒店高尔夫球场等地。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无土栽培不再只是试验棚、观光农业中的卖点,南湖区一些农业企业依靠着区域内丰富的科研院所资源,把无土栽培大面积用于农业生产,加速迈向现代生态高效都市型农业。
嘉兴日报 2013年3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