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个是“高大上”的科研平台,一个是扎根土地的地方政府,这样的组合要怎样才能实现1+1>2?这一直是南湖区委组织部动足脑筋思考的问题。
今年3月开始,南湖区开始试水院地干部柔性互挂,该区从经济商务局、科技局选派2名副科级领导干部挂职清华长三角研究院项目和人才部门,而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则选派4名业务骨干分别挂职于该区经商、科技、农经和环保部门,一场为期一年的柔性互挂由此开始。
10月,这场柔性互挂行程过半,这样的“你来我往”究竟产生了怎样的“化学反应”?这到底是一次走过场的“作秀”,还是一场行之有效的创新开拓?当事人自己怎么看这样的交流方式?记者为此专程采访了多名互挂当事人,听听他们的感受和收获。
当事人:南湖区科技局副局长 倪卫华
南湖区经济商务局副局长 童雪军
当事人感悟:“这一年只是个开始,更深层次、立体化的交流还需要不断开拓。”
在童雪军看来,半年多的挂职交流至少有三方面的收获:平台对接更紧密了;项目对接更契合了;培训平台对接更实用了。而倪卫华在挂职交流中也是收获颇丰,他在加强企业需求调研的基础上,梳理了企业各领域项目和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整理出《南湖区科技型企业需求调查表》,随时准备“拉郎配”。
在这样的“走出去”深度对接中,倪卫华接触到了带着“菌包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开发项目”的海归人才倪健,想到嘉兴市金丰菌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觉得双方存在合作可能,于是为双方引荐,促成合作,令这家企业大量废弃的菌包有望成为燃料再次产生效益,并帮助企业与新丰镇对接,谈妥租赁150亩土地。他又想到该企业大面积的大棚也许可以和光伏产业对接上,于是再次帮助光伏企业与这家农业企业对接,积极推动项目实施。
当事人: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信息技术研究所所长助理 李家栋
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无线通讯及物联网实验室主任 朱琪
当事人感悟:“角色互换了,收获非常大。”
今年3月之前,李家栋还是一名一心搞研究,走进企业就感觉自己变身“推销员”的纯科研人员。3月开始,他到南湖区经济商务局挂职,第一次以政府工作人员的身份与企业进行深度交流,变换角度了解企业和政府工作。
在慢慢进入角色后,他为“闻泰通讯”带来了虚拟云计算终端和客服跟踪系统,并正由信息技术研究所为该企业进行适应性改造,该所同时正为“德景电子”引入ERP增强系统进行调试。李家栋说,自己现在才发现,原来以前真的不了解企业究竟需要什么,这一次互挂不仅让自己看到了企业的需求,也会让长三角研究院发现新的研究方向。
朱琪挂职的是南湖区环保局,看似与她原本的专业完全“不搭界”,但现在她已经开始率领团队为环保局自动化控制污水在线监测系统现有设备研究改进方案,并将过去以工业为主的科研成果利用到农业绿色发展中来,开始研究服务于农村养殖业的绿色水循环系统。这项实验一旦成功,生猪养殖中的“三废”都将成为种植业中的宝贝,形成绿色循环。
嘉兴日报2014年11月0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