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
简介
中心成立于2018年7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聚焦国家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实施中的有关法治建设(立法、执法、司法)和社会治理方面的问题,聚合清华、清华长三院和长三角地区的智力资源,开展理论研究、实践探索,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提供优质智力研究成果和决策咨询建议。
研究方向
紧紧围绕国家法治建设、社会治理创新等重大战略,聚焦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与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建设;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与审判体系、审判能力现代化提升;完善社会治理体系与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现代科技应用与司法工作深度融合等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基础性、系统性、前瞻性重点研究,参与重大制度建设、政策解读,开展独立第三方评估,提出理论、政策与民意全面结合的研究成果,立足长三角为各级政府、司法部门、企业、事业团体提供决策咨询意见,并通过论坛、培训、出版物等各种活动形式实现成果的转化与传播,努力发挥新型一流高端智库的社会价值和责任担当。
研究成果
2019年以来,中心与上海法学会紧密合作,积极参与人工智能法治建设,截至2024年,连续编写出版了六部《世界人工智能法治蓝皮书》,在人工智能法治领域获得了较大影响力。2019年8月30日,在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法治论坛上发布了《世界人工智能法治蓝皮书(2019)》(以下简称《蓝皮书(2019)》),第一次较全面地搜集、汇总、分析了中国乃至世界人工智能法治发展状况,为繁荣人工智能法学研究,引领人工智能法治发展,推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提供了较详实的资料、较高质量的分析报告。《蓝皮书(2019)》一经发布,即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央视、澎湃新闻等媒体作了详尽报道。2019年8月31日在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闭幕式上,大会发布了《关于建设人工智能上海高地构建一流创新生态行动方案》,明确将《人工智能法治蓝皮书》列为上海构建人工智能一流创新生态“七大行动”之一,纳入上海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德国斯普林格出版社翻译出版的《世界人工智能法治蓝皮书》英文版在2022年9月2日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法治论坛上同步发布,为引领中国人工智能法治发展起到了头雁作用。
法治中心承接课题项目众多、对此举办重要学术研讨会。中心承接了全国人大、中外语言交流中心、国家部委、地方政府、学会及企业等委托的课题20余项。其中,2022年结项的《人工智能立法前沿问题研究》课题,研究报告全文已被全国人大法工委分期摘编。2019年,中心承接的宁波市公安局镇海分局委托课题“重大涉环保项目邻避冲突化解的镇海经验研究”,在结题后形成专报等成果,获得了高层领导的批示。
支持高端学术峰会,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人工智能与法治”高端研讨会、“智慧城市建设与风险决策治理的中国方案”学术研讨会、“创新与规制: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视阈下的互联网审判”研讨会、个人信息保护法(二审稿)和数据安全法(二审稿)征求意见研讨会等多项学术交流活动。此外,也积极与新疆建设兵团、宁波市公安局、腾讯公司等各级各类单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未来,法治中心立足人工智能领域深入挖掘的专场,在其他领域积极探索,力争通过多元视角为政府、企业和社会贡献更加丰硕的成果,发挥更专业的价值。
团队介绍
白宁,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创新发展研究所副所长、法治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后赴国外攻读博士学位,中国侨联常委、浙江省侨联副主席。
赵玉成,执行主任。
赵春学,行政主任。
冯本国,行政副主任。